行业动态
文化商业综合体剧场多功能性和专业性是如何做到融合统一的?
时间:2024-01-03 来源:道略演艺 浏览量:
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前瞻性的创新设计、顶级的舞台设备配置、多元空间的组合联动,彰显了大型演出场馆在当前的建设运营新趋势。
今年以来,演出市场强势复苏,上海也不例外。根据公开数据,上海前三季度举办营业性演出34670场,观众1806.7万人次,票房收入17.9亿元,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8.3%、45.4%和35.5%。从数据来看,上海仅用三个季度就达到了2019年全年近90%的演出量,疫情后的复苏势头可谓迅猛。若无意外,上海提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定下的“年均演出四万场”指标,今年会超额实现。
红火的演出市场背后,是上海林立的剧场提供充足的演出空间和舞台。据了解,上海目前有专业剧场130余个,挂牌演艺新空间100家。在一座城市聚集如此众多的演出空间,在形成聚集效应带来市场机会的同时,也意味着相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此,上海在剧场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也走在全国前面,不时就会有让人惊叹的新剧场出现。
今年,上海就迎来了其全市最大的专业室内剧场——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的开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上海新开业运营的场馆能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独特之处。
1
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以下简称为“演艺中心”)是10月底启幕的上海浦东新地标——前滩31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集文化演艺中心、时尚商业空间、甲级写字楼、精品酒店于一体的潮流时尚文化商业综合体,而演艺中心是整个综合体最受期待和瞩目的业态。
据了解,演艺中心由英国Theatre Projects规划设计,拥有一个专业室内大剧场和一个黑匣子展演空间。大剧场拥有座席2500个,配备国际顶级声光电硬件设备,是上海最大的专业室内剧场;黑匣子展演空间面积达1500平米,能够举办各类表演或活动,实现更多元化的使用。
演艺中心在演出上的定位就体现了多功能性,其内容定位为:以音乐为核心,辐射舞蹈、戏剧、音乐剧、时尚、视觉新媒体与科技艺术,关注当代青年文化,创造高端文娱生活目的地,音乐类型涵盖流行、爵士、青年、电音、民乐、古典、电影音乐等。
作为一个位于上海中央活动区核心且拥有多业态的大型综合体的一部分,演艺中心除了要能够满足各类世界顶级舞台演出的需要,也要能举办商务会议、品牌发布、展览展示、晚会典礼等多样化的活动,在剧场设计建设和舞台设施设备配置上,多功能性、专业性需要在这里实现完美的融合统一。
2
演艺中心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在大剧场首创的多功能剧场模式设计。通过在首层观众区设置8块可升降平台,使场馆能在剧场模式、平面模式、乐池模式自由切换,空间使用更加多元,能够适应举办大型音乐剧、演唱会、电影视听音乐会、交响音乐会、舞蹈与戏剧演出,同时也能满足国际会议、节庆典礼等活动需求。
自运营以来,大剧场就利用这个前瞻性的空间设计,举办了包括日本太鼓乐团鼓童音乐会《童》、罗马芭蕾舞团《朱丽叶与罗密欧》、陶喆《2023 Bring The Light In 欢迎光临》上海专场、2023第十九届爵士上海音乐节、普拉西多·多明戈独唱音乐会、百老汇原版音乐剧《音乐之声》、《浪漫星辰 交响颂歌》陈燮阳&廖昌永&黄英&苏州交响乐团音乐会、迪士尼100周年奇幻世界演唱会、以及牛奶咖啡《明天,你好》巡回演唱会、戴佩妮《随风所遇》巡回演唱会、海龟先生乐队《死不回头》上海音乐会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接下来还会有沉浸式音乐剧《大彗星》等重磅演出陆续上演。
大剧场这一可变空间设计,除了能适应不同演出的需要,还能为演出探索新的展现和观赏方式提供可能,9月举办的《明时·疗愈睡眠音乐会》就是这样的创新尝试。通过将8块可升降平台切换成平面模式,大剧场首层变成了可设置专属卧席的观演空间,配以床垫、枕头、眼罩等睡眠物品,观众可戴上眼罩,以最舒服的坐姿、卧姿闭眼聆听音乐会,领略少有一见的“睡眠”观演体验。
演出之外,大剧场也利用其将首层池座座席由常规观众席下沉转变为平面模式的技术,在11月中旬举办了2023芭莎艺术之夜盛典,这也是大剧场首次承办“平面+宴会”模式的大型晚会,为参与者营造了典雅、高端的氛围和典礼空间。大剧场还于10月举办了首个汽车品牌发布会——智己LS6超级爆品发布日。剧场的条件和氛围充分体现并加持了品牌的艺术理念,也为商业与艺术的创造性融合打造了一个完美范本。
此外,大剧场的台口也设计成了可变镜框台口,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台口宽度和高度,宽度范围可达16-20米,高度范围为8-11米。可伸缩的镜框舞台台口与LED舞台背景屏的多种使用模式能为舞台场景设计提供更多可能。
3
黑匣子展演空间建筑面积1500平米,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设计,通过先进隔音板材可分隔成三个独立区域,各自配备独立音响灯光系统;移动伸缩座椅也可以根据需求展开作为观众席或收纳起来形成更宽敞的活动空间。在运营以来,黑匣子展演空间就举办了国潮电音与水墨涂鸦现场结合的表演秀《能量流—音画共振》等演出、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及论坛、SS24上海时装周SIFS、AITO问界汽车发布会、2024抖音心动甄选餐厅年度发布盛典等商业活动。
4
演艺中心在声光电配置上也做到了国际顶尖水准,使专业性与多功能性得以兼具融合,能够提供顶级的演艺视听体验。
声学设计是剧场建筑的重中之重。为了不改变物理空间而适应多种演出场景,演艺中心选用了AES电子混响系统。通过设置在剧场内的320个扬声器和97个麦克风,收集剧场内的声音信号进行数字处理,打造“电子声罩”,可模拟1.0-2.5秒以上的混响时间,从而适应话剧、音乐剧、演唱会、音乐会等不同演出对于剧场最佳混响时间的要求。再配上具有环绕声效体验的沉浸声系统和国际顶级音响设备打造的电声系统,得到更好的现场声场效果,提高观众的观演沉浸式感。可以说,演艺中心从声学角度实现了剧场真正意义上的多用途。近期美国百老汇资深音响设计师香农·斯莱顿(Shannon Slaton)对演艺中心给予高度评价,非常喜欢场地的音响系统,称赞良好的音响系统减少了音乐剧演出的工作量。
此外,大剧场还配备了大型环绕式舞台LED背景屏,LED屏幕组能根据演出需要自由组合,既能作为舞台背景,也能为音乐做反声板。剧场还拥有737个灯光点位,可满足演出的面光、顶光、耳光、侧光、逆光等需求。可编程的场地氛围灯光设备以及国际顶级的舞台灯光设备,能够实现声光电的完美结合,把演出现场最为重要的“光”与“声”做到极致。在大剧场举办演唱会的戴佩妮曾感叹,在这里就宛如置身在英国伦敦城内最古老的音乐厅——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
大剧场舞台区还匹配了53根可根据演出需要设置用途的吊杆,可在灯杆、景杆之间相互切换,能够满足更复杂演出场景设计的需要。此外,舞台机械控制系统也使用了安全性、稳定性更好的轴控制系统,机械操作系统安全满足Sil3标准。
5
除了大剧场和黑匣子展演空间,演艺中心及其周边还有众多可联动利用的空间,具有场地多元化的独特优势,能够满足观众、企业在展演空间方面的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
仅大剧场公共前厅就有5层,每层层高达6米,可用作艺术展览、互动体验、产品展区、作品环廊等。而大型剧院标配的多功能排练厅,演艺中心也有四个,面积从100到250平米,可用于举办记者见面会、专题讨论会议&讲座、舞蹈或音乐类排练等活动。
演艺中心旁边的31公园则拥有总面积10000平米的室外空间,可以搭建12x16米户外临时舞台,适合举办音乐节、生活市集等户外活动,能够为市民周末休闲放松提供好去处。上个月,31公园的户外大型绿地就举办了首个秋日艺文主题游园会——“31艺游会”。
位于前滩31乐荟和演艺中心外的31大道,也有约600平方米户外空间,可与户外绿地呼应联动,举办红毯典礼、美食市集、艺术展览、品牌快闪等精彩纷呈的跨界时尚文化活动。
SS24上海时装周SIFS、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等活动,就使用了大剧场、黑匣子展演空间、排练厅、公区等多个场地,充分体现了演艺中心多元空间满足大型节展活动举办对多类型场地需求的优势。比如,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举办期间,大剧场进行演出推介,黑匣子展演空间布置交易会展位,各个排练厅也同期进行各类论坛沙龙、推介会,就连31飘带廊也能为参展的嘉宾提供餐饮社交场所。
众多可大可小、灵活多变的空间,使演艺中心可承接各类活动举办,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多样化的空间配置也让演艺中心实现运营内容的延展,能够构建综合型的艺术、商务、休闲等活动产品体系,带来更多溢出效应,为演艺中心的创新运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总体来看,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前瞻性的创新设计、顶级的舞台设备配置、多元空间的组合联动,彰显了大型演出场馆在当前的建设运营新趋势。这样把专业性和多功能性融合统一的剧场,能够让演出活动采用更加独特的方式呈现,让表演者能够探索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让观众以新的方式体验、享受艺术。有理由相信,演艺中心未来将会带来更多更新更好的舞台演出和重磅活动,成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闪亮的新平台。
(内容来源:道略演艺,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