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具身智能、6G、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这些新词其实都跟新质生产力有关,突显了国家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数字经济的重视。
其中,具身智能是指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
对具身智能的理解有个很形象的场景,今年央视春晚上零帧起手转手绢、扭赛博秧歌的人形机器人就非常有代表性。目前,我国智能机器人可执行弹钢琴、吹笛子、系鞋带等精细操作,下厂贴胶带、拧螺丝更不成问题,在体育赛事、医疗康养、安防警务等方面前景广阔。
不过,具身智能并不等于机器人、机器狗,它涵盖的是任何能够与环境交互的形态。机器人不仅会跑会跳,还能冲你笑、跟你拥抱,感知你的情绪并给予恰当回应。尤其是DeepSeek
ChatGPT等AI大模型的出现,将赋予具身智能更强大的大脑,其带来的体验可能远超我们想象。
在文旅领域,具身智能也有广阔的应用场景:才艺表演、场馆介绍、景区导览、物资运送、旅途陪伴、景区巡逻和救援……进一步彰显科技、文化、旅游融合之美。
6G也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6G的理论速率将达到5G的10倍以上,能够实现与人工智能、智能感知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将应用在全息通信、自动驾驶、数字孪生、智慧生产等多个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透露,当前正重点推进6G标准制定等相关工作,6G的升级发展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天地一体,6G将构建空天地一体的通信信息网络;二是注入AI功能,6G的网络更加智能,服务也会更加智能;三是6G不仅解决通信的问题,还能实现通感一体,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6G技术的应用场景之一是更加沉浸式的文旅体验,包括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结合6G的高速率和低时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沉浸式的虚拟体验,如沉浸式游戏、虚拟旅游、远程设计与协作等。